公主鹦鹉, Polytelis alexandrae

公主鹦鹉, Polytelis alexandrae

公主鹦鹉(Polytelis alexandrae),又名亚历山德拉鹦鹉或亚历山德拉公主鹦鹉,是一种中等大小的鹦鹉,原产于澳大利亚内陆干燥地区。

鸟体为橄榄绿色,头顶和颈部带有些浅蓝色。在所有的澳洲长尾鹦鹉中公主鹦鹉是外表最优雅美丽的种类之一,长尾及出众的外表受到许多人的喜爱。栖息于干燥并充满刺草的地区;开阔、多砂并生长木麻黄以及合欢属植物的乡村地区;桉树灌木丛、沿着水源流经的草原地形或是平原等处。主要以种子、草类植物种子、水果、浆果、坚果、花朵、花蜜、植被、昆虫以及其幼虫等为食。

外形特征

公主鹦鹉身长40厘米,体重92克。鸟体为橄榄绿色,头顶和颈部带有些浅蓝色;前额、喉咙和脸颊为浅粉红色;胸部和腹部为蓝绿色;尾巴上方覆羽和尾部为蓝紫色,尾巴内侧覆羽橄榄黄色;背部和翅膀为浅橄榄绿色;翅膀覆羽为亮黄绿色,第3根飞行羽非常细长尖端类似小刀般;尾巴内部黑色中间并带有粉红色;鸟喙红色,虹膜橙色。

栖息地和分布

公主鹦鹉主要栖息在澳大利亚内陆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,尤其是稀树草原、灌木丛和开阔的林地。它们通常成对或小群活动,但在食物充足的季节也会形成较大的群体。

生活习性

在野外公主鹦鹉是迁徙性很强的鹦鹉,栖息在沙漠地区中,因食物的充足与否而经常有迁徙的行为,它们会单独、成对或一小群约15只左右活动,偶尔会较多数量聚集,常在地上觅食,主要以草类植物种子、水果、浆果、坚果、花朵、花蜜、植被、昆虫以及其幼虫等为食。

分布范围

分布于澳洲中西部的内陆地区,公主鹦鹉的分布范围包含了世界上第2大的沙漠地区。

繁殖方式

繁殖季节在9~1月间,或其它雨季,有时会集体筑巢,求偶仪式十分吵杂及活泼,雄鸟会竖起冠羽,张开尾羽地摆动身体。喜爱筑巢在河流边桉利树的树洞中,一次约产下4~6枚卵,孵化期约21天,5~6周后幼鸟羽毛长成,之后全家均会离开所居住的巢穴。

人工饲养的公主鹦鹉不会吵闹,刚进入新环境时不会害羞,能很快地适应饲主及环境,爱到地面上活动,易感染眼疾,尤其在湿热的环境中特别容易发生,保持环境卫生是预防眼疾的工作之一,饲主最好也能替它们做定期的体内除虫,公主鹦鹉一旦适应环境后即相当健康强壮。雄鸟在繁殖期间比较吵杂,可以群养繁殖,雌鸟通常比雄鸟快成熟快。所使用的巢箱深度至少60~65cm, 一窝约产3~6枚,约需18~20天孵化,幼鸟在4~5周时羽毛长成,在6~7周大的时候幼鸟会离巢独立行动 ,而在它们8~9个月大时两性外表上的差异会慢慢地出现。

保护级别

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ver 3.1: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——近危(NT)。

相关推荐

伟炘WESN简介
bt365登录

伟炘WESN简介

📅 07-04 👁️ 756
正在阅读:电脑怎么连接电视 电脑连接电视方法【详解】电脑怎么连接电视 电脑连接电视方法【详解】
【网络传媒知识百科】网络媒体有哪些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对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