←
这样的
思考问题用手托腮
工作累了用手托腮
休息小憩用手托腮
拍照卖萌用手托腮
看起来清新可爱又上镜
让脸秒变巴掌瓜子脸
BUT
就是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小动作!
竟然可能会让人面瘫?
01
了解三叉神经
如果细细分辨的话,人的面部表情高达7000种以上,我们能够做出如此丰富的面部表情,和我们面部可以表达情感的肌肉、神经都分不开。
在这些面部神经中,三叉神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。
三叉神经起于脑桥中段外侧面,向下分为眼神经、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,功能主要是负责头面部的感觉以及咀嚼肌的运动功能。
三叉神经属于混合神经,包括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,但主要是感觉。
02
托腮?面瘫?
说道托腮为啥会面瘫,就需要认识一下三叉神经节,也就是三叉神经半月节。三叉神经节的体位定位在眉弓外缘至外耳道连线后1/3处。
当我们托腮时,大部分的人都会按压着这一部分,如果反复性的按压这一点,可能会使我们的三叉神经受损,进而引发头面部的一系列症状。
03
三叉神经半月节损伤
当三叉神经半月节受累,出现损伤,首先会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全部或部分有非阵发性、不可缓解的和不能忍受的疼痛,同时往往伴发带状疱疹,疱疹发生在三叉神经分布区,但初期多见于眼神经分布区。
随着病程的发展,疼痛可逐渐减轻,分布区的感觉则日益减退或缺失,但也有感觉虽已缺失而疼痛仍然存在的情况,可能出现与三叉神经有关的反射迟钝或者消失。当病变侵及运动根时,则可能出现咀嚼肌麻痹。
04
三叉神经松弛术
三叉神经是所有脑神经里最重要的,它支配了硬脑膜,脑膜动脉与皮质动脉的感觉功能。对三叉神经进行神经松弛术,能立即对血管产生作用,有些病患会直觉的找到跟三叉神经有关的扳指点,再经由按摩即可减缓症状。
体位:
患者平躺,头躺在治疗室的手中,治疗师的另一只手的掌心轻轻的贴在冠状缝的前方,靠近矢状缝处,掌心的位置对准三叉神经节的走向。
操作步骤:
步骤一:双手感受颅骶椎动脉,在扩张期请病患稍微憋气一下,当感受到颅内压来到最大值时候,将病患的头转到对侧,然后在收缩期与病患吐气时,让头回到原来中间的位置,重复这个步骤数次。过程中可以请病患自行转动头部,同时治疗师将其头部稍微引导成弯曲状。
步骤二:将病患的头转向对侧,不论在扩张期或收缩期,再将置于额头的手(掌心)对准三叉神经节的方向轻轻往下压。
请注意,若要特别针对下颌神经(其走向较为垂直)加以治疗,可以在病患吸气时将病患头部朝脚侧压,这个方法可以将力道集中在卵圆孔。
我们认为三叉神经是所有脑神经里最重要的,它支配了硬脑膜,脑膜动脉与皮质动脉的感觉功能,因此三叉神经对于偏头痛的重要性是无法否认的。
对三叉神经进行神经松弛术,能立即对血管产生作用,有些病患会直觉的找到跟三叉神经有关的扳指点,再经由按摩即可减缓症状。
我们认为三叉神经是所有脑神经里最重要的,它支配了硬脑膜,脑膜动脉与皮质动脉的感觉功能,因此三叉神经对于偏头痛的重要性是无法否认的。
对三叉神经进行神经松弛术,能立即对血管产生作用,有些病患会直觉的找到跟三叉神经有关的扳指点,再经由按摩即可减缓症状。
05
如何科学托腮
综上所述,托腮需谨慎。
当我们想要进行托腮动作时,可以参考这几招
01
反手式
将手反过来,用手背支撑,轻轻放在下巴上。这样托腮可以避免对三叉神经反复压迫,此动作也可以单手进行操作。
02
蜻蜓点水式
这一托腮方式的精髓在于轻轻地将手放在脸颊处,保持手和面部有一定的空隙。既可以修饰脸型,也不会使脸颊变形,更不会刺激到三叉神经!
当然,如果你的脸足够大
也可以考虑放肆托腮
最后,托腮这一动作虽看似简单,托着腮也很舒适,但还是少做为好哟!
有一句俗话,叫“男怕叹气女怕托腮”,老人也经常教育孩子,不要托腮,这里面是有什么讲究吗?为什么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习惯性托腮?
为什么不能托腮?
老人不让托腮,是知道了其中的危害,所以不让子女托腮,总结三点:
1、托腮影响脊椎和颈椎的健康。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女性喜欢托着腮,思考各种问题。这样做的危害是诱发背痛,且对颈椎和脊椎都非常不利。因为当你单手托腮的时候,身体的坐姿会发生一边的倾斜,长期而往,脊椎会受到压力而出现变形。
2、导致面部骨骼不对称。因为面部骨骼较为脆弱,如果长期用手撑脸会致面部骨骼不对称,并且加深皱纹。
3、造成永久性皱纹。托腮时间久和频率过多,会对脸部皮肤造成挤压,最后生成永久性的皱纹,不同于皮肤干燥所导致的细纹和幼纹,一旦生成永久性的皱纹,就会无法消除。
托腮的时候通常是因为脑袋太沉了,拖着能舒服点,大家不觉得这样子看起来很萌吗?而且也是很好的拍照姿势呢!然并卵,为了美貌和健康,这个习惯得改改了,还有生活中有些让你很舒服的姿势其实很伤身!
这些舒服的姿势其实很伤身
错误姿势一:跷二郎腿
跷二郎腿常被认为是一个既放松又潇洒的姿势,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种姿势的负效应?
首先,跷二郎腿时把原本两条腿的负重变为单靠一条腿来支撑,加大了脊椎保持身体平衡的压力,时间一长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。同时骨盆和髋关节由于长期受压,容易肌肉酸痛。
其次,经常跷二郎腿会压迫到受压侧大腿内侧感觉的股神经,容易让人感觉麻痹,甚至出现整条腿丧失感觉的症状。
跷二郎腿时,被垫压的膝盖受到压迫,易影响下肢血液循环。这对于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脏病的老人会加重患腿部静脉曲张或栓塞的风险。
建 议
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,两腿交替。感到两腿肌肉麻木或酸痛时,应立即将其放平,用双手反复揉搓或拍打,以缓解疲劳,尽快恢复血液通畅。
错误姿势二:葛优躺
侧头看电视使头部过多的重量作用于脊柱小关节的软骨上,会出现类似落枕的症状,这是肌肉和韧带的急性损伤。
如果习惯性保持颈部肌肉持续收缩,血管被压缩,阻断肌肉的血循环,加速了颈椎的退变,会出现颈肩长时间疼痛、上臂发麻,头晕头痛、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。
建 议
如果出现颈部不适,可以选择“三三三”的自我疗法。
“捏三把”:手掌心放在颈后部,手指用力,把脖子后面的肌肉捏紧提起来,一捏一放放松颈部的肌肉;
“摩三下”:用手掌和手指面横向紧贴脖子后面的肌肉,往返摩擦;
“扳三下”:双手手指交叉,放在颈后部用力往前拉,头缓缓向后仰形成对抗牵引,改善颈椎曲度和增强颈后部肌肉力量。
错误姿势三:坐马桶看书玩微信刷新闻
很多人喜欢坐在马桶看书看报、刷微博微信等,上厕所时间成为阅读时间,厕所承担了书房。有名的大诗人欧阳修也说过,余平生所作文章,多在三上,乃马上、枕上、厕上也。
但长时间坐在马桶上,会给下肢静脉增加负担,造成血流不畅,血管内滞血,引发头昏脑胀。久蹲和久坐还容易造成肛门盲肠内淤血而引发疾病。
建 议
为了健康,如厕时间最好控制在3分钟以内。尽量避免看书和玩游戏。便秘的人可以在马桶旁放个小板凳,如厕时将脚垫高8~10厘米,有助于排便。
错误姿势四:走路时含胸驼背,拖拉着腿
有些人觉得走路时含胸驼背、脚掌拖地会让他们感觉到“舒服”。但实际上,这种方式最容易带来疲劳感。含胸低头,走路时只顾盯着脚下的路,很容易让肺部空间被挤压,影响心肺功能。而拖拉着腿,也会造成关节、肌肉等损伤。
建 议
走路时要抬头挺胸,双眼平视,脚尖向正前方,自然迈步,这样人看起来也精神、自信许多。
在走路的同时,也可以加入一些动作。比如轻微扭动腰部,能有效“按摩”内脏,防止便秘。
错误姿势五:站立时一肩高一肩低,斜倚在其他物体上
在商场或大街上,会看到形形色色站立姿势的人们。有的两腿交叉四处张望;有的含胸低头玩着手机;有的不停摇摆着身子,站得很扭捏;有的随意倚靠在墙壁、护栏和广告牌上。
歪七扭八的身体会加重某侧肌肉的紧张度,而使另一侧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。站久了,不仅会使肌肉僵硬酸痛,还很容易压迫脊椎和周围神经,影响心肺功能。
建 议
正确的站姿应该是下巴稍回缩,腹部微微收紧,重心稍微向前。
如果需要长时间站立,可以将一只脚踏在10厘米左右的台阶上,双脚交替休息。
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时代,不管生活还是学习中,长时间地低头伏案,一动不动盯着电脑都不可避免。久而久之,我们的脖子就会发生肌肉酸痛,劳损,骨质增生,严重的会有腰间盘突出,脑中风等等严重的健康问题,危机生命的例子我们也部少见。脊椎上接大脑,下连主身,是我们生命的隧道。如果颈椎出了问题,一定要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。
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四种不良习惯,是使脖子变老的“催化剂”,其表现如下。
压着下巴看书
在办公室的白领女性中,不少人有这样一个习惯,她们手臂托腮,下巴低垂,伏在案桌上看书学习。
这种姿势维持时间长了,不仅会使颈部肌肉酸痛,而且还会引起颈部皮肤横纹提早出现,加快脖子衰老。
夹着听筒通话
歪着身子,颈脖上夹着听筒或手机接听电话,有说有笑,天南海北聊个没完,这几乎成为白领们的一大“通病”。
这种不良习惯的危害,在于颈部受到头部活动的不断牵拉,易使皮肤松弛,皱纹加深增多,还会引起颈椎组织受伤。
靠着床头看电视
坐在床上看电视,头靠累了就躺着看,这是常见的又一种不良习惯。
时间长了不仅会造成视力疲劳,伤害眼睛,而且容易引起颈椎受压变形,引起颈动脉疾病的发生。
睡姿不正确
曲身睡觉、枕手睡觉以及寝具不适合,如枕头过高或过硬等,都会造成对颈部肌肉和皮肤的伤害,使颈部皱纹变多,皮肤光滑度变差,弹性减弱,还会出现落枕、颈肌麻木、酸痛等症状。
因此,努力克服身边那些不起眼的不良习惯,对健康生活很有益处。
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,必然是根其源,究其因,缓解脖子酸痛的也是一个道理。脖子酸痛、不适就是因为我们平日长时间伏台作案,颈椎一直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造成的。因此,我们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,要劳逸适度,工作或学习的连续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.5个小时,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起身活动筋骨,休息好之后在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。
坐有“依靠”的椅子
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的时候,身体大多会前倾,这样会加重脖子和颈椎的压力。最好的办法是坐有靠垫的椅子,或者是在背后垫上一个垫子,使背部受到支撑。
勤做“颈椎操”
最简单的就是转动脖子,在脖子不适的时候,站起来身体直立,顺时针、逆时针转动脖子,也可以前后拉伸,辅以手动敲打和按摩,适当增加幅度能最大限度活动颈椎,缓解脖子不适。
冰敷热疗
脖子酸痛较为严重,可以用冰敷或者热疗的方法。具体是用毛巾包住冰块,直接敷在酸痛处,这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活化相关神经。如果冰块太冰不适,也可以将冰块代替为热水袋或热毛巾,效果也相当不错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